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计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质量体系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1:30:39  浏览:900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计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质量体系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

国家计委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计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质量体系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
1999年3月1日,国家计委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局(委员会),技术监督局:
鉴于国家计委、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4月印发的《质量体系认证收费标准(试行)》(计价费〔1997〕689号)规定的试用期已满。最近,国家计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质量体系认证收费标准》重新进行了核定。现将核定后的《质量体系认证收费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质量体系认证收费标准
----------------------------------------------------------------------------------------
|序 号| 收费项目 | 收费标准 | 备注 |
|------|------------------------|------------------|------------------------------|
| 1 | 申请费 | 1000元 | |
|------|------------------------|------------------|------------------------------|
| 2 | 审核费 |3000元×人日数| 按规定的审核人日数执行 |
|------|------------------------|------------------|------------------------------|
| 3 |审定与注册费(含证书费)| 2000元 |如需加印证书,每证另收费50元|
|------|------------------------|------------------|------------------------------|
| 4 | 监督审核费 |3000元×人日数| 按规定的监督审核人日数执行 |
|------|------------------------|------------------|------------------------------|
| 5 | 年金(含标志使用费) | 2000元 | 每年交纳一次 |
----------------------------------------------------------------------------------------
注:1.人日数是审核所需的人员天数(即人数×天数),具体由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
国家认可委员会按国际惯例规定,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价格司备案后执行。
2.深圳特区的审核费与监督审核费可在上述收费标准的基础上上浮3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防范强降雨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关于防范强降雨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

国土资电发〔2008〕22号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市)国土资源厅(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日,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江淮、江南等地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做好应对工作。为切实做好此次强降雨天气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警惕。相关省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密切注意降雨过程。进一步完善领导责任制和防灾机制,按照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严格执行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及应急调查等各项防灾制度,努力确保一方平安。

二、加密监测,预警预报。要结合当地实际,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提前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根据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将防灾信息和防灾要求传达到市、县、乡镇、村负责同志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发挥群测群防网络的作用,对具体地质灾害危险区加密监测,及时预警,切实做好防范工作。

三、突出重点,及时避让。暴雨期间,要组织力量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置。主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的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险情灾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果断撤离暴雨影响区域内所有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员,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避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值班,严阵以待。相关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值班,确保通讯畅通,信息传递准确及时。出现险情和灾情时,要及时核送信息,并立即组成工作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险情和灾情现场,指导地方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力求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八日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余市公路建筑红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


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余市公路建筑红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新余市公路建筑红线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新余市公路建筑红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切实控制公路建筑红线,维护公路设施,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确保我市公路网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交通部《路政管理规定》、《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省道、县道、乡道两侧建筑红线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新余市交通局、新余市公路管理局为我市公路路政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市路政管理部门”),负责各自所管辖范围内的公路建筑红线的监督管理。

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公路沿线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应积极配合市路政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公路建筑红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公路建筑红线是指在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规定范围内,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以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限界。

在本市公路建筑红线范围外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为: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

市路政管理部门可根据前款规定的范围,设置公路建筑红线标桩、界桩。

公路两侧建筑物的室外地坪标高必须低于公路路肩标高30厘米以上。

第五条 市路政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建立完善的建筑红线等档案,加大日常巡查和查处力度,确保公路建筑红线内不出现新的违法建筑,保障畅通的公路行车环境。

第六条 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在编制城镇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审批建设项目,办理土地征用,核发规划许可证时,凡涉及到公路建筑红线的,应事先征得县级以上路政管理部门的同意。施工放样时通知路政人员到场。对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建设申请,不予批准。

对不符合办理审批手续规定的,市路政管理部门有权通知审批部门予以纠正。

第七条 公路新建、改建、扩建期间,建设单位或业主应按本办法要求,对建设路段的公路建筑红线进行控制,迁建建筑应控制在公路建筑红线之外。

第八条 对经批准或经审核登记允许暂时保留的公路两侧建筑红线范围内的建筑和设施,一律不准在原地改建、扩建和重建。

第九条 198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实施后未经依法批准修建或审核登记的,并且不是因公路改道而在公路建筑红线内的永久性工程设施,一律认定为违法建筑物。

第十条 公路建筑红线违法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路政管理部门管辖。两个以上县级路政管理部门对管辖权有争议的,可以报请市路政管理部门裁定。省级以上公路部门或交通部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公路建筑红线管辖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 在公路建筑红线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等设施的,由路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可以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路政管理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建筑者、构筑者承担。

违反前款规定,造成路产损失的,可同时责令其恢复原状,予以修复或缴纳公路路产损失赔偿费。

第十二条 因建筑活动影响路产的,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㈠公路两侧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外地坪标高未低于公路路肩标高30厘米以上的,由建设单位予以挖整;

㈡公路边沟被损坏或堵塞的,由建设单位负责清理或修建;

㈢公路两侧路树被损坏的,由建设单位补栽。

建设单位不能按照前款规定及时处理或者处理达不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可由路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所需费用由建筑业主承担。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由路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罚没收入一律上交财政。公路路产损失赔偿费用于公路维修。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应受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余市人民政府1995年4月19日印发的《新余市公路红线内违章建筑处理办法》(余府发〔1995〕19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