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22:07:47  浏览:993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的决定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的决定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


(1997年7月30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修改为:“本规定所称统计调查对象是指本省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二、第十一条改为两条,作为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修改为:
1、“第十一条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或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批评。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批评,依法给予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违反《统计法》规定,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或者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统计调查对象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或者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第十二条 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罚款:
“(一)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拒报或者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三)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三条:“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第十二条改为第十四条。
五、第十三条改为第十五条,删去第一款中关于“应予暂停营业或吊销营业执照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规定。
六、第十四条改为第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第十五条改为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罚款必须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地点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删去第二款。
八、删去第十六条。
九、第十七条改为第十八条,以下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十、将本规定中的“统计部门”修改为“统计机构”。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公布。

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

(1988年6月3日山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7月30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行有效的统计检查监督,保障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统计调查对象是指本省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第三条 统计检查监督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各主管部门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可设置统计检查机构或统计检查员。设置统计检查机构,须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 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依照《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职责进行工作。
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站协助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进行工作。
第六条 统计检查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各主管部门分别委任,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发给《统计检查证》。
统计检查员调离统计检查监督岗位时,应交回《统计检查证》。
第七条 统计检查员持《统计检查证》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执行统计检查监督任务。需要查询问题时,统计检查员有权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应当按期对所查询的情况据实答复;拒绝答复的,按拒报论处。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对违反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行为应按规定立案调查。参加调查的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第九条 统计部门对违反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时,应向有关机关、单位发出《统计违法处理意见通知书》。有关机关、单位应将处理结果回复统计部门。
第十条 上级统计检查机构可以对下级处理的案件进行复查,对重大案件可直接组织调查处理。
第十一条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或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批评。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批评,依法给予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违反《统计法》规定,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或者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统计调查对象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或者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二条 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罚款:
(一)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拒报或者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三)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 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违反统计法规弄虚作假骗取的荣誉称号,由授予机关予以撤销;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及责任人员按第十一条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应予罚款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决定执行;应予行政处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由有关机关、单位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或法定程序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依照本规定提出的处理意见,有关部门拒不处理或处理不当的,统计部门应报同级人民政府处理。统计部门不报的,应追究统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作出处分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罚款必须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地点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对违反《统计法》、《实施细则》和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对敢于实事求是检举揭发违反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行为的人员,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其统计部门、各主管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根据情况,按照规定分别给予通令嘉奖、记功、记大功、晋级、升职、授予荣誉称号,并可以发给奖品、奖金。
第二十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统计部门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7月3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物资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用铜产品的规定

物资部 国家计委 等


物资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用铜产品的规定

1989年8月23日,物资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铜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国家每年用大量外汇组织进口,但供需矛盾仍很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原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物资部曾于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五年、一九七八年先后颁发了禁止用铜产品的规定。经多年实施,效果较好。但近年来,由于管理失控,一些生产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无视国家有关规定,擅自生产禁止用铜产品(如铜火锅、铜锁、铜床、铜灯具及建筑物内外装修用铜),造成铜使用上的混乱和浪费,严重影响国家重点生产建设需要,同时也加剧了供需矛盾。
为了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生产用铜产品,限制不合理消费,特作如下规定:
一、国家重新修订颁布的《禁止用铜产品目录》,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二、凡属《禁止用铜产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一律不准继续生产,违者,一经发现,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产品和销售所得,同时由企业主管部门追究企业领导者的责任。
三、对《禁止用铜产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在本规定下达之前已经签订购销合同(尚未履行)的,供需双方应立即中止执行,并免除双方经济责任;对已生产的成品、半成品由生产企业清理造册,报告当地计(经)委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由物资、商业部门组织处理。
四、凡属《禁止用铜产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商业部门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一律不准继续经营;对现有库存商品,限定自本规定颁布之日起,半年内售完。违反本规定继续销售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销售所得;未售出的商品,由物资回收部门按报废物资进行收购处理。
五、一般建筑的室内外装修一律不准用铜。驻华使领馆和涉外饭店的装修、文物古迹修复等用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物资局(厅)审批,报物资部备案。
六、特种工艺品、旅游商品、塑像、少数民族特需品等用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物资局(厅)审核后,报物资部批准。
七、对涉及到产品性能、质量的轻工、机械、医疗器械、消防、水暖器材等产品,以及影响主产品性能的部分配套产品,确需用铜的,可由设计部门或产品标准、质量检测归口部门出具证明,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物资部审批。
八、生产出口商品,不受《禁止用铜产品目录》的限制,所需铜主要应采取“以进养出”的办法解决,违者按本规定第二条处理。

附:禁止用铜产品目录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 一、五金商品 | |
|1.手电筒 |除导电部件外全部 |
|2.理发电吹风机 |外壳 |
|3.各种锁 |除锁芯、弹子、弹簧外全部 |
|4.钥匙 |全部 |
|5.各类小刀 |除肖眼、铆钉外全部 |
|6.刮胡子刀架 |全部 |
|7.各种钮扣 |全部 |
|8.子母扣 |除弹簧外全部 |
|9.拉链 |全部 |
|10.顶针 |全部 |
|11.建筑物内部安装 |楼梯镶边、栏杆及地面镶 |
| 及装饰品 |铜片、暖气管等 |
|12.合页、插肖、风勾 |全部 |
|13.门窗上各种拉手 |全部 |
|14.各种箱、柜等家具上 | |
| 的包角杂件 |全部 |
|15.取暖用手炉、脚炉 |全部 |
|16.火盆 |全部 |
|17.汤婆子 |除口盖部分外全部 |
|18.各种熨斗 |除导电部分外全部 |
|19.镜框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20.镜架 |全部 |
|21.各种皮带扣 |全部 |
|22.铜床 |全部 |
|23.帐钩 |全部 |
|24.衣架、衣钩 |全部 |
|25.各种商标 |全部 |
|26.各种商标、招牌 |全部 |
|27.花瓶 |全部 |
|28.各种证章、纪念章 |除别针全部 |
|29.旗顶、旗脚 |全部 |
|30.蓬布圈 |全部 |
|31.窗帘圈 |全部 |
|32.羊眼圈 |全部 |
|33.瓜子练子 |全部 |
|34.钢卷尺头 |全部 |
|35.马具铜环、马蹬、铜铃|全部 |
|36.各种餐具 |全部 |
|37.马桶箍 |全部 |
|38.钓鱼海杆 |包皮 |
| 二、交电产品 | |
|电风扇页罩 |全部 |
| 三、文教体育用品 | |
|1.吸水器 |全部 |
|2.自来水笔 |笔套、护胆管 |
|3.各种笔套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4.油画笔 |笔卷 |
|5.笔架笔筒 |全部 |
|6.墨盒 |全部 |
|7.活动铅笔 |全部 |
|8.圆珠笔 |除笔头以外全部 |
|9.圆规 |除螺丝、螺帽外全部 |
|10.比例尺 |全部 |
|11.算盘 |包角和杆 |
|12.指南针 |外壳 |
|13.油印机 |螺丝 |
|14.号码机 |全部 |
|15.大头针机器 |漏斗铜棍 |
|16.打孔机 |全部 |
|17.粉笔模子 |全部 |
|18.木马 |鞍环 |
|19.玩具汽车 |全部 |
| 四、炊事用具及茶具 | |
|1.各种水壶 |全部 |
|2.各种茶壶(杯、盘、罐、碗、|全部 |
| 碟等)、茶水炉 | |
|3.各种酒杯(壶)、烫酒斗 |全部 |
|4.铜锅 |除工业用以外全部 |
|5.火锅 |全部 |
|6.菜盆 |全部 |
|7.锅铲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8.勺子 |全部 |
|9.漏勺 |全部 |
|10.叉子 |全部 |
|11.果盘 |全部 |
|12.其它 | |
| 五、烟具 | |
|1.烟盒 |全部 |
|2.烟灰缸 |全部 |
|3.烟锅(嘴) |全部 |
|4.打火机 |外壳、固定架、上下盖、掀手 |
| 六、度量衡 | |
|1.各种秤 |秤杆、包头、秤盘 |
|2.砝码 |200克(不含200克)以上的|
| |全部 |
| 七、迷信用品 | |
|1.蜡台 |全部 |
|2.香炉 |全部 |
|3.祭盘 |全部 |
|4.其它 | |
| 八、各种灯具 | |
|1.各种台灯 |全部 |
|2.各种吊灯 |全部 |
|3.各种壁灯 |全部 |
|4.各种伞灯 |全部 |
|5.汽灯零件 |入油盖、包心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6.其它 | |
| 九、特种工艺产品 | |
|1.各种腰刀和单双开刀 |外壳、挂环 |
|2.素宝剑和烧兰宝剑 |外壳、挂环 |
|3.各种折刀 |外壳、挂环 |
|4.各种手镯 |全部 |
|5.银嵌首饰匣 |全部 |
|6.各种别针 |全部 |
|7.耳环 |全部 |
|8.九连环 |全部 |
|9.链锁 |全部 |
|10.项链 |全部 |
|11.插条针 |全部 |
|12.耳勺 |全部 |
| 十、机械产品 | |
|1.普通电灯泡 |灯头 |
|2.避雷器接地线 |除两头外全部 |
| 十一、医疗器械 | |
|1.握力计 |刻度表尺 |
|2.胶片干燥箱 |除电气部分外全部 |
|3.手提式高压消毒器 |螺丝、内胆 |
|4.木塞穿孔器 |全部 |
|5.低压消毒器 |内胆 |
|6.螺丝水止 |全部 |
|7.药筛 |圈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8.烧瓶夹 |全部 |
|9.冷凝管夹 |全部 |
|10.管架 |全部 |
|11.鼠固式解剖台 |板面 |
|12.灌药品 |除身躯外全部 |
|13.马体量尺 |全部 |
|14.羊用投丸器 |筒及芯子 |
|15.牛马麻醉口罩 |全部 |
|16.牛马开腔器 |全部 |
|17.兽用打针锤 |柄 |
|18.体重计 |底盘及外圈 |
|19.血沉台 |立柱 |
|20.照明压舌板 |板 |
|21.眼检查镜 |镜片圈 |
|22.截断刀 |柄 |
|23.切腿刀 |柄 |
|24.疮口钩 |柄 |
|25.刮匙 |柄 |
|26.指锯 |柄 |
|27.板锯 |柄 |
|28.骨钻 |柄 |
|29.筋骨剥离子 |柄 |
|30.眼角板 |全部 |
|31.耳茸绞断器 |柄 |
|32.三级点眼点 |瓶架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33.牙科污物桶 |全部 |
|34.牙科棉花桶 |全部 |
|35.镊子 |全部 |
|36.子宫卷棉子 |柄 |
|37.煮沸消毒器 |全部 |
|38.电煮消毒器 |器械盘 |
|39.电气蒸馏器 |腿 |
|40.纱布罐 |全部 |
|41.吊桶架 |立柱顶螺丝卡、挂钩、瓶卡子 |
|42.患者自动搬运车 |手搬圈、鼻子折页 |
|43.血液沉降架 |全部 |
|44.压舌板 |全部 |
|45.漏斗架 |全部 |
|46.各种针盒 |全部 |
|47.单双盐水架 |全部 |
|48.消毒棉盒 |全部 |
|49.牙科椅子 |除油泵外全部 |
|50.手术床 |除蜗轮、轴瓦、轴套、螺丝、 |
| |油泵外全部 |
|51.产床 |除蜗轮、轴瓦、轴套、螺丝、 |
| |油泵外全部 |
|52.硬汽高压消毒器 |除安全阀、电热管、接头外 |
| |全部 |
|53.手术灯 |除导电部分及垫片外全部 |
|54.吸入器 |大底盘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55.万能换药车 |全部 |
|56.开口器 |全部 |
|57.拉钩 |全部 |
|58.弓锯 |柄 |
|十二、水暖器材及卫生洁具 | |
|1.截止阀 |除阀座、阀瓣、连接圈外全部 |
|2.皮线截止阀 |除阀座、连接圈外全部 |
|3.止回阀 |除阀座、阀瓣外全部 |
|4.直通式汽门 |除阀座、阀瓣外全部 |
|5.直角式汽门 |除阀座、阀瓣、阀座外全部 |
|6.钥匙汽门 |除阀杆、阀瓣、阀座外全部 |
|7.分路汽门 |全部 |
|8.弹簧式安全阀 |除阀座、阀瓣、调节丝背母外 |
| |全部 |
|9.薄膜式减压阀 |除阀座、阀瓣、调节丝背母外 |
| |全部 |
|10.直角式恒温疏水器 |除阀座、阀瓣、锁母膨胀芯外 |
| |全部 |
|11.直角式恒温疏水器 |除阀座、阀瓣、锁母膨胀芯外 |
| |全部 |
|12.双筒伸缩器 |除铜套外全部 |
|13.单筒伸缩器 |除铜套外全部 |
|14.浮筒式疏水器 |除自动跑气门、浮筒组件外 |
| |全部 |
|15.杠杆浮球式疏水器 |除滑阀机构外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16.自由浮球阀 |除过滤网外全部 |
|17.丝扣旋塞 |除转身外全部 |
|18.法兰旋塞 |除转身外全部 |
|19.化装架 |全部 |
|20.毛巾架 |全部 |
|21.手纸架 |全部 |
|22.单法兰汽门 |1/2″以上本体盘根箱 |
|23.双法兰汽门 |1/2″以上本体盘根箱 |
|24.双法兰转心门 |1/2″以上本体上盖瓦拉螺丝 |
|25.管卡盘 |全部 |
|26.水箱下水口 |全部 |
|27.脸盆存弯 |全部 |
|28.小便盛水弯 |全部 |
|29.直型盛水弯 |1/4″大身 |
|30.弯型盛水弯 |1/4″大身 |
|31.自来水龙头 |除阀瓣压兰外全部 |
| 十三、消防器材 | |
|1.管牙接口 |除船用外全部 |
|2.出水口扪盖 |全部 |
|3.球阀壳体 |除船用外全部 |
|4.出水闸阀壳体 |除船用外全部 |
|5.进水口座 |本体 |
|6.进水口扪盖 |全部 |
|7.吸水管接口 |全部 |
|8.吸水管座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9.水带接口 |全部 |
|10.水带包布 |全部 |
|11.消火栓 |本体(除船用外全部) |
|12.引水器操纵柄 |本体(除船用外全部) |
|13.直空泵拉杆 |全部 |
|14.拉梯滑轮 |全部 |
|15.滤水器 |全部 |
|16.摇水柄 |全部 |
|17.水枪 |壳体 |
------------------------------------------------------------------


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之刍议

内容提要: 审委会是我国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长期以来他为维护公平和正义,确保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但是,这种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缺乏公开性、监督性,不利于专业化建设等。在实践中亟需加以完善。作者认为:审委会必须实行专业化管理,由专职审判人员组成,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开原则,维护司法公正。
法院审判委员制度是司法审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一级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最高审判组织。多年来,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运行着,审委员的组成人员由院级领导和部分业务庭的负责人员构成,按照“一州管三县”的方式,统辖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等各类案件,在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与这种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审委会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在注重诉讼活动的民主、注重对当事人的同等尊重、注重裁判过程的公开和透明的新的司法理念日趋形成的情况下,无论是从增强审判工作的透明度、还是从专业化要求上,审委会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已彰明较著的确需要进一步补缺和完善。藉此简述自己对法院审委会制度完善之建议,与同仁商榷。 一、审委会制度存在的弊端
审委会制度存在的不足也就是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委会讨论案件太多,没有充分发挥合议庭职能作用,滋长合议庭将矛盾上交之弊。《人民法院组织法》对审委会职能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是讨论决定拟判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重大、疑难、复杂或新类型的案件;合议庭在适用法律上有重大意见分歧的。其它案件均无需报审委会讨论,使审委会有充分的时间总结和研究审判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提高法院法官的整体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审委会都是以讨论案件为主,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使审委会根本无暇顾及对法院全局性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而合议庭的审判职能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合议庭能敲定的案件也不作结论,而是报请审委会讨论决定。如有的合议庭成员在评议案件时,明知案件事实清楚,适用法律规定明确,但碍于各种因素,不能坚持原则,将矛盾转移;有的合议庭对案件大小事项,有意形成两种不同意见,以“慎重”之名,行“推卸责任”之实,且造成了重复劳动;还有的合议庭把关不严,把一些事实不清的案件也报请审委会决定,事倍功半,久拖不决等等。审委会受理案件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合议庭则成为一个“过场”和形式。究其原因,一是审委会把关不严,没有相关配套制度进行必要的管理和限制,使审委会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造成“困难”。特别这几年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受执法环境的影响,审委会把一切工作的重点都放在个案的审理上,这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审委会忽视管理,不能不讲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二是业务部门负责人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每年把大量的合议庭能够决定的案件,都报审委会讨论决定,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造成目前现状的重要原因。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使业务庭负责人和办案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淡化了,而且使合议庭的审判职能、作用降低了,久而久之,使审判人员在思想上”患”上了“矛盾上交”之弊。
(二)、同一法律关系的案件,几经审委会讨论决定,但是却得不出相同的结果,使审委会面临尴尬境地。对同一法律关系的案件,经原审和终审审判监督程序后,判决结果经常出现不一致,而这些案件又都是经过法院审委会讨论决定的,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二审程序对原审判决的维持或改判或发回重审,再审程序维持或改判终审判决,审监程序对原审、终审判决的改判或维持、撤销,这在程序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审理,在案件事实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就是不正常的。许多案件的判决往往是原审判决张三“对”,终审判决又是李四“对”,审判监督程序又改判是张三“对”。改来改去,没有结论,七判八判,莫衷一是。有一个当事人因析产纠纷整整在法院打了十三年的官司,上级法院审监程序作出的最后的一份判决,却维持了基层法院原审判决的内容,令人十分费解。十三年对一个自然人来讲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其愤怒和辛酸难以言表。这说明各级法院审委会运行中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不仅使广大公民对法院的公信力失去“信心”,也使人民法院应有的公正、高效、严谨的形象受到极大损害,使当事人从怨气逐步走向对立,甚至经常发生谩骂围堵法院机关的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使审委会处于“难堪”的境地。在此情况下审委会将做出如何选择,审委会新的决议总是对上次决议的否定,那么被否定的决议,其法律责任应由谁承担,说来道去还是由审委会承担。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证明了这个问题。同时 也说明了存在于法院内部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故意“炒”作案件。如果说社会上有“官倒”、“商倒”,法院是否也有“法倒”,办“人情案、关系案”。长期以来审委会对此却无能为力而处于尴尬之地。
(三)、审委会成员多为庭长兼任,在审委会讨论决定时,有先入为主之弊。长期以来,各级法院审委会委员均由院长、副院长以及有关业务庭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做为有关业务庭主要负责人为审委会委员的,在以审委会委员身份表决本庭案件时,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合议庭是法院的内设机构,按照分工承担着不同的审判任务。由于其负责人既是审委会委员又是该机构的庭长,在审委会讨论本庭案件时,其身份是庭长还是委员说不清道不明。2、业务庭庭长为审委会委员,对其本庭报请审委会讨论的案件,必然带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如果其意见并不正确,与合议庭意见存在分歧。但在审委会讨论时,由于其特定的委员身份对该案件决议的形成和坚持自己的意见自然形成了有效的一张支持票,不利于审委会公正处理案件。有先入为主不利公正审理案件之弊。
(四)、当事人对审委会委员无法行使法律规定的申请回避权,有引发不廉之风之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了审判人员自行回避权和当事人回避请求权,一旦某个委员和当事人行使了回避权,当事委员就应当回避而不能参与案件的表决。但是,审委会对委员的自行回避从来没有或很少有实例。委员对回避制度也是讲的多,落实少。甚至有的委员错误地认为当事人主张回避权,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尽管法律规定非常明确也不屑一顾。当事人也很少行使请求委员回避的实例,即使当事人主张回避权,常因证据不足或其他原因被轻易驳回。总之,审委会活动对实施回避制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反映了审委会制度本身给当事人行使回避权所带来的困难,也反映了这个制度容易使委员产生潜在的特权思想,最终导致不正之风的滋长蔓延,有引发腐败问题发生之弊。
(五)、审委会成员“统管”刑、民、行、执等各类案件,有不利于专业化管理之弊。刑、民、行、执等各类案件,是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形成的,各类案件都有其各自的专项法律规定和特点,尽管在运用法律方面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毕竟是不同类型的案件。而审委会成员的业务知识或能力仅能侧重某一类型的案件,或刑事、或民事、或行政、或执行,不可能面面俱到。然而,不论研究什么类型的案件,都是这些审委会成员,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虽然审委会采取的少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度原则,但实际上采纳的却是个别审委会成员的意见。如刑事案件就以从事刑事的审委会委员的意见为决议意见,其它委员仅仅是表表态而已。这种决议议程既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违背了集体讨论决定案件的原则,很难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要求。有不利于专业化建设之弊。
(六)、院领导参加审委会过多,影响了院领导对其主管事务的全面顾及,有顾此失彼之弊。法院现行的审委会组成人员主要由院长、副院长以及个别业务庭的一把手组成。每周工作日为五天,其中三天在参加审委会会议,有时时间更长。而其它重要的管理工作很难顾及,这些工作都是院级领导必须考虑和抓到位的工作,如政务、行政、队伍建设和纪律教育等方面工作,无法有充足的力量和时间认真地抓好。当选为审委会委员的各业务庭一把手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每周有多少时间 来抓同样重要的其它工作。工作任务是个不可变量,已经安排的工作任务都必须完成。而人的能量也是不可变的,在同一时间不可能同时处理两件事情。这种“疲劳作战”,难免不在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之弊。
(七)、审委会制度本身之弊。1、审委会制度违背了公开审理的原则。对案件公开进行审理是审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做了明确规定,除第二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不予公开审理外,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但是,审委会在讨论案件时,并非是对当事人和合议庭其他成员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仅要求案件承办人和负责承办该案的相关负责人列席参加,由案件承办人向审委会汇报和解释合议庭意见,相关负责人或庭长对案件情况进行补充汇报。而合议庭其他成员与此无关,审委会怎么决定就怎么判决。同时,委员们在讨论中,案件承办人和列席的相关负责人,对审委会委员发表的意见正确与否不能发表不同的申辩意见。当事人侧更是无奈,既不能面对审委会讨论过程,也不能了解审委会的讨论情况,更不能行使开庭时的抗辩权。这种“暗箱操作”的方式难免不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其次,“暗箱操作”救济程序艰难,一旦发生不公正判决,当事人只能通过上诉审程序或申诉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寻求公正判决,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几年当事人上访数量不断增加,与此项制度不能不说有一定的关系。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增加了法院的业务负担,影响了法院的公信力。2、审委会制度造成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不合理现象,不符合逻辑规律和审判工作的实践。审判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对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承办法官审理了几十天的案件,然而在审委会做决定时仅凭一个审理报告就能定案,难免不出差错或不够全面,有些案件反复审理、反复判决正是源出于此。它违背了审判工作直接判决的法律规定和客观要求。
3、审委会制度有行政化倾向。审委会讨论案件时各委员先发表意见,最后以主持人的总结结论定案,似乎各委员发表的意见仅为主持人形成最终结论的参考意见,而实际是按首长负责制由主持人说了算的讨论决定形式,这种讨论方式给人以强烈的行政感觉。
二、对现行审委会职责应当进行改革。 对现行审委会制度立即予以否定,至少目前条件还不够成熟,但是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却十分必要。根据审委会工作的实践,本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一)、审委会实行院审委会和审委会专业审核组相结合的办法,院审委会讨论案件为特别,审委会专业审核组讨论案件为一般,分流案件,体现专业化。法院拟对现行审委会制度进行改革,各级法院将其审委会分为院审委会和审委会专业审核组两个层面。对于通过某项涉及全省法院适用法律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决定,拟判处死刑以及、复杂、重大或新类型案件可召开院审委会讨论为特别,由院长主持进行,不分案件类型,只要符合重大、疑难案件条件的,均可以报请审委会讨论。审委会专业审核组实行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赔偿专业审核制为一般,由主管院长主持进行。审委会专业审核组实行以案件类型为主的专题专案会议,可分为刑事组、民事组、行执组。平时审委会活动一般均以各专业审核组活动为主,每组成员以奇数5至7人编制(包括主持人)。各组编目和排序以各组案件类型编目号,如审委会刑字第×号、审委会民字第×号、审委会执字第×号、审委会行字第×号。增强专业化管理,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
(二)、设专职审委会委员,取消各业务庭庭长兼职审委会委员的旧的做法,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审委会是一级法院内部依据法律规定,按照级别管辖审理案件的最高审判组织,并没有对其委员在行政职务上有要求。因此,专职搞好本职工作是做好审判工作的客观要求。因此,院审委会、院审委专业审核组的成员不应当由有关业务庭庭长兼任,而应由从事审判工作时间长资历经验丰富,法律理论功底深厚的审判人员专职组成。由于审委会委员都是来自各审判庭,因此在审委会讨论本庭案件时,一般不能参加审委会活动。如果需要列席参加,不能以委员身份行使表决权。充分发挥审委会对合议庭的有效监督,切实实现两者之间的监督关系。以加强审判工作专业化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三)、建立审委会成员回避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对审判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还不够全面,在目前有关业务庭负责人“双重身份”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建立相关具有针对性的回避制度。该庭负责人为审委会委员的,在审委会讨论本庭审理的案件时应当自行回避,不能行使表决权,确保审委会讨论决定案件的公正性。如果实行审委会成员由审判人员组成的新制度也应建立这种机制,意在加强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乱行使监督权则是更危险的权力。回避制度本身就是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审判权监督,二是对监督权的监督。因此,只有坚持审委会的回避制度,才能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否则,他不仅使国家法律的公信力和人民法院公信力大打折扣,也容易引发“官司已进门,两边都找人”的负面影响,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就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就会造成“不信法律信后门,不信法律信关系”的不良后果。 (四)、审委会应当加强对审判工作总结和指导,充分发挥合议庭审判职能。审委会应当把总结审判工作经验和指导审判工作及讨论重大疑难案件作为第一要务,如制度建设、审判经验总结、案例选编等方面,从宏观上加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减少对个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合议庭的审判职能,加大对合议庭的监督力度。
(五)、建立审委会报案审查和提审制度。合议庭审委会应当由专门的审判人员组成,级法院决定案件处理结果的最高权力决策组织。审委会与合议庭并非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法律规定的不同层次的相互独立的审判监督关系。如果合议庭意见统一或者院长未提交监督决定,合议庭不能上报审委会讨论决定。审委会主要实行提审制度,对合议庭上报的案件应当进行审查。为了防止错案的发生,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办理。对当事人反应强烈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一级法院发现下一级法院已经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本级法院院长发现本院做出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的,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通过提审制度有效地监督合议庭的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提高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六)、汇报案件取消只由案件承办人单独汇报的做法由合议庭全体成员参加。审委会讨论案件在目前还无法对当事人公开的情况下,应当先予合议庭公开。一来体现公开原则,二来有利于审委会对合议庭分歧意见能够直接完整的了解。案件汇报材料应注明合议庭成员姓名和案件承办人姓名,合议庭成员直接听取审委会对本合议庭案件讨论的情况,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贯彻审委会决议精神,公正处理案件。 (七)、审委会应加强合议庭职能作用,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审委会应重视合议庭的工作,从督促和监督两个方面进行管理,达到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的目的。合议庭是最基本的审判组织,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讨论原则履行其审判职能,它既具有独立性又受审委员的监督,其审判职能作用不容忽视。1、合议庭成员固定化,这是案件得到公正审判和执行的组织保证。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第三条做了明确规定,合议庭成员的变更应当报请院长或庭长决定,并及时告知当事人。合议庭成员固定化有利于成员了解和掌握案件事实,有利于把握案件进展情况,有利于发表自己对案件认识和处理意见。合议庭以案件定成员,在案件未审结和执结前成员不得变更,院长或庭长也绝不能随意更换和调整(因回避而需要调整的除外),相互公开 、相互监督过程中。2、议庭评议意见记录必须记载完整,包括案件承办人陈述案件情况基本清楚,评议人意见完整,决议主文明确。3、合议庭评议意见有分歧须报审委会决议的,其提交委会的案件报告定稿合议庭成员都必须过目并签字署名,案件承办人个人单方所写的报告未经其他成员同意,不能作为提交委会的案件报告,所产生的任何责任亦由案件承办人承担。审委会在受理时亦应予以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
总之,如何完善审委会制度已是完善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审委会如何实施公开化和专业化以及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审委会活动议程和行为,消除行政管理倾向,使之在一级法院充分发挥其审判职能,提高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十分必要。

2006年元月20日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庭:王毅)